“互联网+”时代校园信息化:从虚假繁荣到有效推进

文章来源:心里程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人气:3316  发布时间:2018-08-27
       当前校园信息化的新概念、新理念、新思路层出不穷,口号、叫法、名词推陈出新,有的信息化工作者开始追求标新立异、绚丽外表,企图通过新事物介入掩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建设工作变得盲从、缺乏理性,需要我们定位发展阶段、审视新事物的价值、剖析新理念嫁接的可能性,适宜的东西拿来为工作所用,从而坚定校园信息化发展道路和步伐。

心里程“互联e课堂”上课实况
一、当前校园信息化工作的问题与追因
       这里抛开体制机制、资金来源、人才队伍、政策保障等外围条件,单纯从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本身出发,来剖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及问题背后的影响因素。
(一)认识上的思想意识偏差与定位不实际
         陈丽教授认为,数字化校园是一个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有机结合的新型教育、学习和研究的校园平台。照此来说,我们还有相当比例的学校甚至没有建成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化校园,谈何智慧校园。而现实的情况是,谈校园信息化必冠之以“智慧校园”的名目,与智慧校园的百花齐放相比,数字校园问题的研究门可罗雀,有三个方面的情况。
       一是数字校园阶段成果丰富,从数据、业务、应用、服务上都已经完善,确实需要更高层面的引领,而智慧校园恰好能满足这个发展期待,所以就在对智慧校园建设倾注精力和心血。二是学校信息化起步较晚或水平不高,就赶上了智慧校园发展的大潮,于是越过数字化校园阶段进行智慧校园建设,建成校园网络平台、温湿度感应教室都算智慧校园的内容。三是学校处在数字化校园发展的阶段,但是遇到了发展中的问题,这些问题涉及业务、数据、机制等多个层面,希望借力智慧校园解决这些问题或者湮没这些问题。

心里程“互联e课堂”上课实况
(二)数据上的信息孤岛难破与流动性不足

          信息孤岛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经过十余年的探讨研究,已形成解决问题的共识,即建立数据共享中心。但即使有完美的解决方案,我们今天还要提这个问题是因为“信息孤岛”的局依然难破,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数据标准的制定容易,推广实施难。数据标准是在遵循教育信息化相关标准的基础上根据本校业务需求的实际进行补充完善而成的,在建及待建系统都要在标准框定的范畴内进行,这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比较困难的是已有业务系统的有效整合问题,由于各系统开发框架、技术平台不统一,系统几经换代,维护人员更迭、数据注释不完善、粗放式管理等原因,要理清业务系统的数据关系已经是困难重重,再谈数据整合更是举步维艰。


心里程“互联e课堂”上课实况
       二是业务数据被私有化,阻碍数据共享。业务部门是应用系统的使用者,也是业务数据的管理者和维护者,对业务数据有使用权,但现实情况是这种“使用权”变成了“所有权”,假以数据敏感、数据污染等各种理由来阻碍数据共享,业务数据囿于业务系统内部的同时,信息化工作者也被业务部门拒之门外。
       三是数据流动性不足,无法发挥其联合效应。建立了数据共享中心,各校园应用也将基础数据共享到数据中心,但校园各应用要素相对封闭,很难打破数据与教学、数据与科研、数据与管理、数据与服务之间的紧耦合关系,应用要素间的数据交互极少发生,业务数据基本不流动,数据的效率和价值得不到充分发挥。
(三)业务上的流程闭环与应用融合度不高
         校园信息化应用的推进是由业务流程驱动的,一个流程发起到另一个流程结束,形成一个完整的流程闭环,这是独立应用建设的正常思路,但放在智慧校园数据共享、业务融合的时代,却有些不合时宜。
        微观上,基本的教与学两方面的融合度不够,教的方面自成体系,学的方面自成方圆,教学管理平台中的“课程信息”与网络学习平台中的“资源信息”各说各话,互相之间没有关联关系,难以推动教学模式的改革,更难以推动教育品质的提升。
        中观上,校内应用之间相互“割裂”,互相没有交集,教学系统负责教师数据(关注选题)、课程数据,科研系统负责教师数据(关注研究)、课题数据,对教师自身来说尚且“教学科研不分家”,却在信息化应用上面各自为政,将本来密切的关系拆分开来,这就难以形成覆盖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项活动的整体联动的信息化应用环境。
         宏观上,放到整个教育信息化的大环境中,业务应用的独立性形不成抱团的意愿,也就没有主动进行数据开放与共享的需求,如果仅是硬性地将业务应用搬到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上,那将成为一个摆设,发挥不了应有的效用。

心里程“互联e课堂”上课实况
(四)用户的需求分散与资源聚合不到位
         校园信息化的触角已经延伸到学校的各个领域,参与信息化建设的部门越来越多,涉及的用户需求越来越分散,这其中就会产生博弈。从业务部门角度,他们希望所有的业务尽可能在一个系统或应用内完成;从教师角度,他们希望能快捷地看到自己的课程、评价、工资、绩效等;从学生角度,他们希望方便地查课表、充值缴费、考勤、打印各类证明文件;从校领导角度,他们希望能看到在校学生数、教职工学历构成、年度高层次科研成果等。

心里程“互联e课堂”上课实况
       每一类用户都有自己的诉求,在平衡与协调各类利益诉求过程中,学校很难形成一股信息化协同推进的合力,“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思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反而会浪费资源,无法带来令人满意的用户体验。
       用户关注自己的业务领域,所以各说各话也就无可厚非,而信息化工作者没有做好需求的整合工作,放任各自的需求肆意生长,结果是用户需求杂乱、千头万绪,因此信息化工作者首先需要做的就是需求分析,引导用户从信息化维度出发来梳理需求,挖掘用户需求提前谋划,统一用户需求分角色服务。
       对于资源和应用来说,传统思维是用户来管理,用户掌握主动权,这样的结果是用户太累,需要不断从各个入口端查信息、管资源,信息与数据只是被动处理,对用户的服务支撑能力较弱,而事实上资源和应用是为用户服务的,如何让用户主动地有意愿地去使用资源才是问题的关键。

心里程“互联e课堂”上课实况
二、“互联网+”时代校园信息化的新追求
        破解校园信息化的困境,走出一条让用户、建设者、管理者都满意的道路,考验着信息化工作者的智慧。
        “互联网+”带着开放、共享的鲜明标签作用于教育,能否给校园信息化带来发展的机遇?“互联网+”并不是互联网与其他行业的简单加法,而关键在“化”的成分上,它强调的是连接化、数据化、共享化、要素化以及广泛化,强调的是互联网与其他行业产生的“化学反应”。
         从教育教学来看,“互联网+”与传统教育孕育新的教育生态,MOOC学习、开放式大学等使普通人能够获取高精尖院校的优质资源,还可以获得人性化的学习体验,对传统教育形成有力补充甚至有所改造。对于校园信息化来说,“互联网+”为其发展带来突破口也提出更多要求。

心里程“互联e课堂”上课实况
(一)业务应用从相对独立走向协同融合
         校园信息化应用系统是依据业务需求建设的,这种特性决定了业务应用相对独立,教务部门可以登录教务系统,科研部门可以使用科研系统,如果需要进行数据交换,也主要通过离线或者线下的一些手段。
        当前,校园信息化发展到“互联网+”的时代,没有哪个非涉密的常规业务是脱离网络的,也没有哪个应用要素是可以独立存在的,都不可避免地要与其他系统进行业务协同,可能教务系统要与人事系统就师资库信息协同,同时教务系统也要与工资系统就工作量或教学评价信息协同,人事系统与工资系统还要就组织机构信息协同。
        所以整个校园信息化的业务要素是紧密关联的,既要保证本身业务系统的相对独立,又要保证系统间应用的联动,“互联网+”要求业务流程是可协同的、业务应用是可融合的。

心里程“互联e课堂”上课实况
(二)数据资源从自用封闭走向共享开放
         数据来源于系统,系统的相对独立决定了内部数据的自用封闭,然而数据只有流动起来,形成多要素数据和规模效应才能发挥应有的价值,孤立封闭的数据也就没有意义。要想利用数据,单纯一个应用系统的数据只能说明一个层面的问题,学校的事务由多个要素环节组成,要多个应用系统数据的共同利用才能完整描绘事务的真实情况。因此,“互联网+”要求整个学校的信息化工作要站在顶层设计的高度,建立数据资源开放共享目录、数据基础库、业务主题库等各类资源库,学校要素资源要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解决“谁来开放、开放什么、谁来用、怎么用、谁来监管”等问题,明确源头数据要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共享数据要保证数据的唯一性,流动数据要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形成开放共享的数据生态。

心里程“互联e课堂”上课实况
(三)服务模式从被动获取走向精准推送
         传统校园信息化是“人找系统”,用户有需求的时候就会去使用系统,今天请假需要在协同办公系统走请假流程,明天登记成果需要在科研系统走提交流程,信息化业务应用是被动获取的,应用系统的并发访问量并不高,用户与应用间互动也不多。
       “互联网+”的要求是“服务到人”,只要用户有权限的应用都要主动推送到门户上,只要用户需要的提醒信息都要推送到用户的移动终端或办事终端平台上,提供便捷检索、标记手段,用户在门户上就可以使用所有应用,无须在各个业务系统之间频繁切换,根据用户使用频率、使用时长、使用内容等累计信息做个性化推荐,将用户最关心、关系最密切、使用最频繁的点应用推送到最好位置,做到应用服务的精准推送。

心里程“互联e课堂”上课实况
(四)服务对象从少数部门走向单点全员
          传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停留在管理的思维上,业务系统是为管理者服务的,有管理职能的部门或用户才有使用权限,一般用户要想使用或者查看,需要管理者单独开放权限,或者管理者查询并线下告知相关数据,这种业务模式就决定了信息化应用是面向一部分人、少数人且仅具有管理职能的。
       而“互联网+”的要义是开放、共享、治理,它要求“在线”“在网”的所有用户都能参与进来,用户范畴的扩大就意味着需求的增加,需求的增加就意味着权限的细化,权限的细化就意味着功能的分割,因此就需要分析校内每位教职工的职责、权利,并与信息化应用结合建立分组、角色、权限,最终为信息化应用的每个用户推送满足其角色需求的功能权限。

-来源/《中国教育学刊》
-作者/翟霞、冀翠萍
上一条:彭国远董事长受邀参加“粤港澳大湾区新经济论坛暨创新人才新动能启动大会” 下一条:【心里程大讲堂】尊法、学法、守法、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