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上海,看中国基础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转折点
文章来源:心里程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人气:2974 发布时间:2018-07-23
日前,上海发布《2018基础教育信息化蓝皮书》,蓝皮书给出了两个关键词:深度学习和智能治理。作为全国唯一的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上海,是中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风向标,目前,正在研究制定上海市的教育信息化2.0发展计划。从1.0时代到2.0时代发展的核心动力是什么?深度学习和智能治理的方向又在哪里?透过上海,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答案。
一、“信息社会”倒逼教育走出工业化时代,教育需适应新的教育规律
教育部最近颁布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强调由引入外部变量转变为将外生变量转化成内生变量。如果说1.0时代是在通过技术手段为教育提供便利,那么2.0时代需要转向深度学习、学校变革、智能治理。这次教育信息化的变革势在必行,其深层次的原因是与国家发展相匹配。
教育信息化的初衷,是使教育能够适应信息社会对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环境、培养方式的需要。
人才培养需要对标未来。而目前,中国社会正在经历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但教育方式还是工业化的方式。”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李永智谈道目前的教育现状:现在的教育是300年前随着工业建设的需求建设起来的,出现了年级、班级、考试、各种资质和标准,以知识传递为主要目的,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到规定的地点进行学习。实际上是把人进行同质量的、大批量的、标准化进行生产,支撑了工业化的生产需要。
今天,信息社会已经取代工业社会。 “教育供给的内容和供给方式,跟如今对教育提出的优质的、灵活的、个性化的,特别是全面的——不仅有基础知识,又有素质和能力的发展的需要之间出现了矛盾。”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陈丽表示,而教育实践变革需要信息技术来支撑。
“我们现在大量的基础教育改革,比如说,中高考改革、走班制、教育评价方法的变革,都需要有信息技术来支撑,它不是一个孤立的环境,而是一个重要的支撑。”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应对信息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尊重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催生的新的基础教育规律。
“很多信息化的实践形式非常开放,非常前沿,但是它仍然尊崇过去的规律,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慕课。大家说慕课作为碎片化的教育服务、作为资源共享的形式,它非常成功。但是如果我们仔细看慕课所尊崇的教学方法,仍然是行为主义,最高到认知主义,连建构主义都达不到。”
二、基础设施与应用环境已处在优化阶段,专项常规应用仍存在诸多障碍
今年是信息化2.0时代元年,目前,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已经基本完成了基础环境建设,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任友群将1.0时代归纳为“基础建设+设备配套+应用探索”。在1.0时代,上海最早起步教育信息化,具有代表性。目前,上海的基础教育信息化走到了哪里?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在基础设施与设备配置方面。上海全区覆盖城域网,各区“校校通”覆盖所有教育单位,全市中职、中小学、幼儿园100%接入宽带。上海市数据中心支撑了一批教育核心业务系统,包括上海市入学报名系统、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学校管理中心、教育部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省级云平台等。
一位上海新生入学只需要经过几个动作:登陆网站、登记信息、上传照片、选择学校、等待验证,成功后可录取就读——这一些直接通过入学报名系统完成。而背后依托的是市一级“统一认证中心”和“统一数据中心”建设,目前认证中心和数据中心正下沉到区一级以及校一级,上海有60%学校已经实现统一身份认证。
2、落实到每一所学校,互动多媒体设备进入课堂教学已成为上海课堂的常态。截至2016 年底上海共建设中小学创新实验室1141 个,高中阶段为82.93%,初中阶段为55.45%,小学阶段为40.97%,涉及生命科学、物理、化学、工程技术、地理、信息技术、艺术、金融等众多学科和领域。2017 年,全市学校多媒体教室平均使用率为74.45%。到2020 年,每所中小学校至少要建一个创新实验室,实现全覆盖。
根据上海基础教育信息化蓝皮书的统计,学校多媒体教室平均使用率为74.45%,多媒体平均使用率=平均每件多媒体教室一周使用多媒体设备教学的课时数/平均每间多媒体教室一周总排课量。一般,平均每间多媒体教室一周总排课量为小学30课时,中学40课时。
在信息化终端设备的使用上,老师与学校的使用习惯不尽相同。对于老师,使用台式机占比最高,其次是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PAD)在教室开展教学中使用较少。对于学生,也以台式机为主,但相对而言,平板电脑(PAD)的使用率要高于笔记本电脑。
一份面向上海市教师的问卷——《信息化发展状况调研》显示,对于多媒体教学资源,比如学科教学软件、ppt课件、微课、授课视频、网络课程等,有一半的教师几乎每节课都是用,31%的教师每周使用1-2次,12%教师每月使用1-2次,6%教师每年使用1-2次。全市教师平均每周花费3小时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学生平均每周花费2小时利用信息技术学习。
目前,上海的教育基础设施与应用环境已处在优化阶段。但存在的问题是,多媒体的应用多属于展示型应用,从展示型应用到专项常规应用仍存在诸多障碍。比如,蓝皮书提到,“有的中小学拿平板上课,并没有做到个性化,网络化好像做到一点,但也不是真正网络化。仍然是老师提问,学生在自己的平板电脑上答疑、回答,依旧是简单的交流,还没有真正的网络化交流。”
三、教育治理:消除信息孤岛,才能提高教育改革速度
从上海的基础教育信息化来看,今年,教育治理被提到新的高度。教育治理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教育规划与管理的速度。目前,在教育创新中,信息技术在三个层次推动教育创新。
1、实践变革层,包括教育内容、教与学方法、教育评价、教育治理、教育供给方式
2、技术方法层,包括学习环境、学习资源与认知工具、教育大数据、教育人工智能
3、基础规律层,包括知识生产与知识进化、认知与学习、教学交互
“过去更多关注的是第二层次,新阶段必须看到信息技术是实践变革层的核心力量和支撑。”陈丽提到。
在实践变革层,过去教育环境,政府的行政手段占据主要地位。根据蓝皮书的定义,“智能治理”指从过去的政府大包大揽的单向度管理模式转向政府、社会、学校多方共同参与管理。
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教育治理提供了可能。在互联网的应用上,比较突出的是上海对于学区化、集团化办学的探索。
上海从2014年开始推进集团化办学,截至2017年底,建立了125个教育集团,包括627所学校;学区化,覆盖406所学校。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是上海缩小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之间办学水平差距的重要方法。比如上海静安区,8个教育集团构建出“名校+新校”、“大社区+小片区”“城乡托管”、“委托管理”等多种模式。而数据和资源共享为这些办学方式提供支持,根据《上海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行动计划(2014-2015)》,上海通过“一网两中心三平台”,包括上海教育城域网、大规模智慧学习泛在平台、上海综合管理决策平台、上海教育数据中心、上海教育资源中心和上海认证中心。
大数据,可以为决策者提供更前面、及时、可利用的数据。同时,大数据决策对民众具有传递性、可接受性,从而可可以通过可视化计划提供信息服务。
教育治理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从“基于有限个案”到“基于数据决策”,想“服务本味”转型,并走向“开放化、体系化、智慧化”
目前,在内容上,上海将整合所有的教育资源库,搭建多功能资源平台。
针对现存教育系统五花八门的问题,上海也将借助教育信息化项目管理系统树做整合。上海各区、各校为不同阶段、不同业务建立了很多信息化系统,但系统都是独立设计,区与区之间、校与校之间彼此隔离。建设单位独立掌握信息系统的建设目标、资金投入、绩效评估等信息——形成了信息孤岛。
此外,系统的描述与衡量标准并不统一,也造成低水平重复建设、目标绩效不合理、立项投入困难、资源共享程度低的问题,从而导致无法对信息化项目进行诊断和评估,也很难掌握发展情况。
注:文章源于网络